2023年11月10日晚上至12日中午,由北京嘉实公益基金会资助、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和兰州市安宁区云田公益发展中心主办、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协办的第三届西北青年公益论坛在西安欧亚学院校园内顺利举办。论坛吸引了超过150名深度参与公益的大学生、全职公益人、关心青年及公益的社会人士共同参与,通过呈现鲜活的人生案例,鼓励青年们尝试从公益起步,去探寻自己的旷野人生。
回顾视频
在活动前夕,论坛的工作人员精心布置了会场及讨论演练现场环节。
西安今年的初雪降落,带来四面八方的讯息,热闹的风声里,让我们相会并心存期待,灵魂碰撞,去看人生旷野。
“那年,我31岁,找到了一条愿意坚持去走下去的山路,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将来,我60岁,在一个乡村创办一所小而美的学校,不为生计而愁地教育孩子。”一位参会者说:“高考报考后,我以为我栽进哲学的坑。但是从本科生一直到硕士,现在希望成为一名博士,我逐渐地爱上哲学。我发现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坑,我在学习中逐渐发现了它的美好。”益微青年项目专员&人生当铺主持人曹丽萍(碳碳)说道:“最后,我也分享一个我的当铺故事。这年我23岁,我加入益微青年,成为一名全职人员。在今天是我第一次面向这么多的伙伴带领一个活动,在开始前我很紧张,但现在我很感动。因为看见了伙伴们激情分享的笑脸,看见伙伴们认真专注的神情。我发现协作者带领活动的1/3理论不是空话。除了代表其中1/3的我做的努力外,另外还有1/3是大家的。你们是1/3,但你们的分享和投入远远不止1/3,甚至让整个1都更加饱满热烈。谢谢伙伴们的分享与贡献。”在人生千千万万个选择里藏着无数小确幸,人生拍卖会,看似是一个文字游戏,但其实更像一锅汤,把我们的故事和情感投入进去,同时还能舀一勺获得这大锅里各色各异的感受和期许,喝一口也许有感同身受的甜或苦,也许有惊讶诧异的咸与辣。早上8:00左右,我们的参会者就陆陆续续地到达了会场。志愿者们引导参会者有序签到,并热情地将准备好的伴手礼分发给他们。在开幕仪式开始之前,我们准备了一份先导视频。在视频中有8位不同年龄、拥有不同经历的伙伴回答了这样三个问题: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答案,也在倾听中,感受人生的旷野。在论坛开始时,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的执行院长陈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开幕致辞,她的话语随和亲切,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许多她的经历、关于“人生如旷野”的看法。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教育者温柔又坚定的力量。
陈阳院长说:“之前有人问我怎么看待现在的年轻人,我想说,你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年轻人,都充满活力,始终保持温暖,做着有意义的事情。今天主题是人生如旷野,愿在场年轻人都光芒万丈。”今日的旷野之声,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梁宗炜、益微青年项目总监柯晓雯和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班理共同开启。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旷野的探寻有着不一样的经历,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步伐,倾听他们的故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梁宗炜说道:“世上难事千千万,小组作业占一半。之前在学校的小组作业总会遇到小组成员不团结的情况,但是参加夏令营前期以及准备,让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一点一点提高。如何分工遵循伙伴的意愿,主动地和自己小组成员沟通……公益是第二课堂,老师没教给我的,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在这里有价值感和归属感,即使遇见的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是他们绽放着美丽的笑容。于我而言,公益不仅是精神上的另一片沃土,更为我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和有益的途径。”益微青年项目总监柯晓雯说道:“不会,我们就去学习;没有,我们就去创造。面对今天人生如旷野这个主题,我想告诉大家,处身当下,做好眼前每一件小事;迎接挑战,把握每一个成长的机会;悦纳自我,不躺平不内卷好好爱自己!”陕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班理说道:“当人生与助人结缘,你可以享受助人的快乐,被需要的幸福,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当青春与公益结缘,你需要唤醒你的善根,成为凝聚力量的人、调动资源的人、一个有使命的人、一个挣脱世俗束缚的人。你的面前是广阔的旷野,有着无数的可能性,请背上行囊,可以出发了!”环保组织空气侠的发起人赵亮分享了自己对于大学生涯的规划,毕业后做“一眼望到头的工作”后,他做出了第一次重大选择——辞职,重回大学实践时去到的科尔沁,他说道:“100公顷的沙地是我的旷野,我在这里重新找回自己”。之后他到正被雾霾污染的天津工作,也遇到很多居民会邀请他帮忙,表达感谢。他说:“很多时候我的价值不是自己找到的,被需要、被认可让我发现了我的价值”。最后他提到目前面向工业企业、传统村落做的活动,比如减污降碳调研、暖蓝行动、传统村落能源转型与气候传播,让我们看到其他人的“旷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如何守护自己和他人的“旷野”。走进旷野,与自然闲叙,把根扎在日常,在不确定的日常我们该怎样扎根?鱼盐村创始人杨金告诉我们答案。杨金的话题是“食物与青年”,他讲到如何理解我们这一代人。个体对于时代的感知是非常不一样的,从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地震和奥运、2009年的第三大经济体……他提到了食物和自然的变化——酸菜和馒头,和社群的关系变化——共厨到饭店,和自我关系的变化——花时间吃饭……不知学院联合创始人武林她大学毕业后,进入央视成长为记者、主编,之后主动选择创业,以跨界和跨文化视角推动人文旅行事业,而到如今,深入创新教育探索中,在西安联合创办了青少年学习社区——不知学院,以终为始的支持更多孩子们成长为自我认同,主动探索,拥抱未知的学习者。她从自己丰富的经验讲起,在宏大中抽出细微之处,给人踏实的感动。在武林的探寻过程中,她说:“在一些时刻,我其实会感受到宏大叙事中的混沌。”慢慢地,她从混淆自我到蜕变自我,再到放下自我。她看到了自己的热爱、邂逅自己的人生,她做到了“在白天,做别人梦里才敢想的事,并且把它变为现实”,在一次一次的探寻中确信富有创造力的自己。西安市联众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一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创办人、理事长张丽宏通过“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和想要去哪里”分享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人生轨迹和对社会工作的热爱。作为一名关注残障群体和残健融合领域的专业人士,张丽宏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很多令人感动和启发的故事。她的团队致力于让那些被忽视和边缘化的残障人士被看见,让他们与社会更好地融合。在张丽宏的带领下,联众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她和她的团队不断努力,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更多的残障人士受益。来自思捷青年的李卓燃分享了她的生命故事。从儿时的超人救世梦起源,到长大后从事IT行业,后又在各个城市的不同职业进行探索,她不断拷问自己,真的要这么生活吗?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拷问和勇敢探索下,卓燃和挚友一起走向公益,创立公益机构,做着支持他人的工作。一路走来她经历了许多的探索,有过不少坎坷。卓燃说道:“那个时候支撑着我坚持下去的,第一个是告诉自己‘过去了明天会更好’,真的在第二天把这件事放下、忘记,继续去行动。第二个是找到志同道合目标一致的人互相支撑。第三是真的明确自己喜欢这件事。”“我的人生我来绘制,让我们绘制旷野图,在这里回忆起我们的驻足和选择。”在益微青年项目经理张捷(紧紧)的带领下,大家在主会场绘制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
益微青年理事吴昶的正念工作坊带大家走进了心灵奇旅。通过一些练习,体验正念如何培育心的稳定专注和复原抗力。试着放下思维,去体验大脑的另一种能力:感知,这也是直觉和创新力的源头。觉察当下的呼吸,当下的身体感觉。在这份平静里,知止定静,找到喧嚣世界中稳定的力量。吴昶也带大家体验对压力和疼痛的抗拒感,因为抗拒排斥,而导致痛苦和压力更加大。让大家知道:正念不是为了放松平静,而是能直面困难和压力,接纳并共处。在各种繁杂信息充斥的生活中,我们都把自己裹挟成一团,随着在正念中从心到身,我们学会将自我拆解开,更能善巧的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在旷野中,真的自由,是从想法和情绪的牢笼中跳脱出来。觉察自己,走向旷野。真正的自由,是从情绪想法的牢笼里跳脱出来。在会场一开始的时候,西安欧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刘念就说:“今天我们会去自然中找到一个答案”。刘念老师带伙伴们去到校园一个落满银杏叶的地方冥想,置身于第一场初雪过后的自然中,能感受到树上落下的雨滴清凉、脚踩在银杏叶上的松软、远处弹琴的声音异常清晰。后来一行人又绕路漫步琴岛,捡拾最让自己动容的自然物品——枫叶、泥土、树枝和即将融化的冰......回到教室后,刘念老师带领大家在有一半树叶的A4纸上绘画,画出另一半叶子。结束的时候,每一位参与者都分享了最初那个问题的答案,就像没有一个人画的树叶是相同的一样,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没有固定答案,这恰恰就是个体最独特的地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完整的、以及充满无限可能的。思捷青年孚罗戏剧艺术指导满三顺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体验——将戏剧、教育和公益融为一体。她的公益经历启示我们,公益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益理念,以生命的力量影响生命。在戏剧表演环节,我们通过动作、姿态和语言来表演“大小人物”,感受到社会关系中存在着权利不对等的存在,每个人在各自的处境下有不同的困境,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人群,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在独自用胳膊、脚等身体各个部位画圈、和参与者两两一组用身体画圈的热身结束后,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李洋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你过往的经历中是否有人能允许、接纳你做任何事情呢?”接着参会者便开始用超轻粘土把这个角色捏出来,并围圈依次分享,这些角色中有自己的父母、老师、恋人、自己甚至是一个虚拟的角色。随着大家的分享,也有小伙伴表达:“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开始想哭,也停不下来。”“当你觉得是时候离开的时候,你就放开手,默默收拾东西离开就好,”李洋老师说道。他用令人舒服的话语和方式,让每一位参会者感受到了在“真实动作体验”之后的力量和温柔。
在分享中,乐鱼学习社区创始人谢明泽(Tim哥)先以“媒体素养”和“教育者”两个名词的含义着手,带领参会者们体会“媒体”、“新闻”、“理念传播”等词语的深刻内含。在分享中,所有讯息都是由讲师提供,也就是说处于单一信源的状态下,被教育者信任教育者,教育者更有义务澄清、求证信息的真实度与可靠度,而不是想当然地在课程中传播。在分小组讨论了热点新闻、扮演各大不同定位的媒体平台之后,Tim哥剖析了几个小组的展示成果——不要尝试“说服”对方,而是在不同的观点中,找出底层的价值观、视角,做“求同存异”的工作,求同,是找寻不同中的相同,是最大公因数的找寻,所以要拆解观点,解构大词。PBL教学方式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做项目,而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学会科学地思考和验证事物的能力。少年集·半校青少年成长社区创始人邢莉以时间为脉络,从她出生,到年少独立,再到中年创业,一路跌跌撞撞向前行。她非常真诚地向参与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有明亮也有至暗时刻,幸福的是现在有少年集的孩子和团队相伴,虽然有坎坷但是常能遇到贵人相助。“人生本来没有意义,寻找意义本身就是意义”,也祝福邢莉老师可以继续勇敢地追梦吧!“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抵达终点,不妨早一点想清楚你衡量人生的标准,问问自己打算为什么而活?” 领心教育创始人郭鑫悦从自身以及中国当下出发讲述“人生如旷野”——不要拿别人的轨迹丈量自己的人生。从经济学转专业到教育政策,被批评“女权”仍坚持推广女性主义,放弃联合国大厂Offer选择教育创业……看似在20+年华中勇敢走向旷野的她,却在30+的时候,坦诚的复盘:我只不过是把旷野变成了新的赛道。在创业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她也迷失在增长飞轮与规模效应中,抵不过嘈杂的外部评价影响,忘记自己在教育创业中要追求的并非是“更快”和“更大”,而是更“好”。30+的她开始重新发问:什么才是自己相信的“好”?我们对于“好”的标准为什么总是容易变化?面对人生无数的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行为的背后,要让自己的思维模式发生真正的革新。如果认知模式没有在行动中改变,旷野也可能会成为自己的赛道。《“边走边唱” ——从志愿者到组织负责人的十年历程》
“什么契机使你对公益感兴趣?你为什么想做公益?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心中的公益。”“你想过从事公益行业的工作吗?为什么?你有什么担忧和顾虑吗?”“你想过把公益当成你毕生的事业吗?为什么?用一句话描述你期待的愿景。”来自你我伙伴的张耀华将自己十二年的公益经历总结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以对话形式与参会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带领大家领略了自己从志愿者到组织负责人对于公益的看法及认知的视角转变,也让参会者从更真实落地的角度看见了公益。云田公益创办人张广义分享了人生中几个非常重要的选择,从高考失利后决心复读,到低分却意外被西北师范大学录取,后来参与学校的志愿活动被学长学姐欣赏和鼓励而慢慢对公益产生热情,又因为踏实肯干有激情一步步成为社团负责人。
带着想要继续做温暖水杯项目的信念一毕业就去到一家公益机构,后来因为结婚生活成本增加,还短暂开启过商业世界的副本,最后兜兜转转还是回归公益行业,创办了云田公益,把温暖水杯项目继续做了下去。他相信,在水泥地中,也能开出灿烂的花。某新能源上市企业案例管理负责人郭双银在分享他的职业生涯探索经历时,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勇敢、坚定、充满探索精神的形象。在职业选择的道路上,他不断地向内探索自己的内心,向外广泛链接,感受自己真实的状态。他毕业后做了三年的全职公益人,然后又转到了商业领域。他坚信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塑造和提升自己,始终不放弃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正是这种不断向光而行的精神,让双银老师一直在追逐自己的路。每个人都值得一次勇敢的探索。
休学一年和社会“摩擦”是什么样的体验?在“失败”中体会自我探索与自我觉察是什么感受?在C公益创始人朱子沐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在探索旷野的过程中,会慢慢看到更大的世界、得到许多“意外惊喜”——看到了曾经看不见的东西,验证了曾经自己以为的东西。感受和事实之间是有巨大鸿沟的,只有学习、看到、体验和实践更多的东西时,我们才会领会到旷野般的人生。在晚上的开放环节中,参会者们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活动形式。有的人静静地观影,有的人踏出大门,去探索夜晚的古城,还有的人开启了畅聊模式。在这个开放空间,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了解,在观赏、探索、互动中体会旷野人生。本次的圆桌对话的嘉宾有前一天进行了分享的杨金、吴昶、郭双银、班理四位伙伴,也有座位企业员工志愿者代表的嘉实财富财富管理总监吴若然。他们在圆桌对话中回答参会者的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如旷野般,有多种选择,也有多样的活法。
益微青年理事吴昶说道:“去感觉,不要去多想,大多数人都活在脖子以上,希望大家通过正念去慢慢接纳自己。”“在益微青年工作带给我的各方面转变,告诉我们不要太关注宏观的,你的感触和情绪也很重要,我的感受就是很放松,很亲切,再次看到这个场景 ,看到益微青年欢聚,看到大家一起,很开心!”郭双银这样说道。班理老师说道:“温暖是一种力量。昨天是西安的初雪,小雪纷至,落一份深情,落一份古意,大家冒着雪一起为了共同话题来奔赴,脚踏实地,通过昨天自然教育的分会场,我感受到自然的树叶和土地去连接,想到人走过去的路,无论你的感受是什么,当我们回首时我们都走过来了 ,回首过往,落地生根,希望大家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允许一切发生,去接纳它。‘独立自信有担当’是益微青年的口号,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学会包容自己,理解自己。”—“2020年到2023年我做了3年的全职公益,我想拥抱公益行业,但有时我又想我也应该有自己的事情,面对公益以及生活还是会迷茫还是会焦虑,应该怎么办?”—“人生不是一个梯子,它是可以跳来跳去的。在你迷茫的时候,就要在考虑择业的过程中去衡量,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人生太漫长 ,时间是不断向前滚动的,回顾过往,落地生根,硕果累累。我们可以在“过去”储存自己的开心和不开心,可以把昨日之负担丢掉,把昨日之快乐分享。在“现在”板块,我们和自己对话,也通过现场准备的平板进行视频录制,和下一位“随机到访者”对话。我们以最大的诚意,看向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在。在“未来”板块,我们共创了一幅“旷野图”,每个人都可以用任何工具留下想留下的任何东西。图中鲜明的色彩、多样的事物正是我们旷野人生的展现。“成熟、ENTJ、幽默、儿子、美食爱好者……我存在着很多标签,大家也是,但是这些标签就意味着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吗?”益微青年高级项目经理杨庆伟(老杨)说:“我们要从‘不如意’中学习,在与他人协作、相处中学习,在亲密关系中学习,让我们在旷野中自在生长。无论自己有多少的标签,我依然有自己的需要,我也有糟糕透顶的时候,大家是否有时候觉得自己很难被认可,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光的,独一无二的。”
益微青年总干事李强(强子)说:“有人问,乡村夏令营时间这么短有效果吗?回去后大家会发现你的眼神变了,这就是一种沉淀。超越‘旷野’,创造你的故事与意义。第一点,追随你内心热爱的伟大事物,哪怕它被万人嘲笑。第二点,找到你的第一步,并接纳它可能会失败。第三点,塑造你的生活方式。”论坛临近尾声,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学生事务中心主管郭妍老师代表人文教育学院授予益微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牌匾,益微青年总干事李强接过授牌,合影留念。本次论坛的总统筹、益微青年项目经理沈祎对在场的所有人表示感谢。所有幕后工作的志愿者为大家献上了一个节目——群像雕塑。每个人都表演了一个参会者写在签到布上的回答——“如果人生如旷野,我_______"。每个人说完,台下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短短三天,在欢快的“你更精彩”舞蹈中结束。参会者和工作人员们一起,在会场中肆意地欢笑,在舞蹈中互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让我们从过去道别,大步从当下跨往明天。